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月经期间吃柿子,这3大风险你知道吗
有家健康网 2025-03-28阅读量:3199
月经期间吃柿子可能存在影响经血排出、导致宫寒、加重经期不适、引发胃肠道不适、影响营养吸收等风险。
1. 影响经血排出:柿子性质寒凉,在月经期间食用,可能会使子宫内的血管收缩,导致经血流通不畅,进而影响经血的正常排出,出现月经量减少、经期延长等情况。
2. 导致宫寒:长期在经期吃柿子,寒凉之性容易侵入子宫,造成宫寒。宫寒会使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影响生育功能。
3. 加重经期不适:本身经期女性的身体就较为虚弱,食用柿子后,其寒凉特性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虚寒症状,如手脚冰凉、怕冷等,还可能使痛经症状加剧。
4. 引发胃肠道不适:柿子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和果胶,在经期女性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食用后可能会与胃酸结合形成难以消化的物质,引起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5. 影响营养吸收:柿子中的鞣酸会与食物中的铁元素结合,形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而女性在月经期间会流失一定量的血液,需要补充铁元素,此时吃柿子会影响铁的吸收,不利于身体恢复。
月经期间女性的身体较为特殊和敏感,柿子作为一种寒凉性水果,食用后可能会带来多种风险,如影响经血排出、导致宫寒、加重经期不适、引发胃肠道问题以及影响营养吸收等。为了身体健康,月经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柿子,选择一些温热、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果食用柿子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