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中医里肾病又叫什么病呢
有家健康网 2025-05-23阅读量:9404
中医里肾病又叫肾风、水肿、癃闭、肾劳、肾阴虚、肾阳虚、尿浊病、腰痛病、痹证等不同病名,其诊断与分类更注重整体辨证,从病因病机切入灵活命名。
肾风:首见于《黄帝内经》,指风邪侵袭人体后内舍于肾引发的症状,典型表现为浮肿、蛋白尿,本质是肾的气化功能失调致水液代谢紊乱。
水肿:并非单指肾脏疾病,而是广义水液代谢障碍综合症候,涵盖脾肾阳虚等类型,伴畏寒肢冷、腹胀便溏等,凸显脾肾协同失调特征。
癃闭:对应现代医学中的排尿困难或无尿状态,如肾衰竭或尿路梗阻,病因分为湿热蕴结、肾阳亏虚等,强调肾与膀胱气化功能异常。
肾劳:类似现代慢性肾病慢性进展过程,由久病、房劳等因素导致肾精虚损,常见神疲乏力、夜尿频多等,病变持续消耗脏腑精气。
尿浊病与腰痛病:尿浊专指尿液浑浊,与肾固摄异常相关;腰痛病则通过腰部定位关联肾脏健康,二者均呈现症状特异性与脏腑对应关系。
痹证:虽属风湿性疾病,但肾病患者常并发关节痹痛,形成交叉诊疗思路,提示内外症候关联性诊断的重要性。
中医辨证逻辑强调个体化差异,同一病症可能依表现不同命名,或同一名称涵盖多种病理状态。例如肾病综合征可能包含水肿、腰痛等复合证型;肾虚可关联生殖、泌尿等多系统病症。诊疗时需结合舌脉四诊合参,制定个性化调养方案。理解这些术语需跳脱现代医学分类框架,从整体观把握肾病命名内涵。预防需注重作息养护,减少肾毒性因素,定期进行肾功能筛查,早诊早干预以延缓病程。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