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再不运动,这些疾病就找上门啦!
有家健康网 2025-03-29阅读量:5118
缺乏运动易引发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抑郁症等。
1. 肥胖症:长期不运动,身体消耗的能量减少,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进而导致体重增加,引发肥胖症。肥胖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增加患其他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高血脂等。治疗肥胖症,除了增加运动量,还需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可遵医嘱使用奥利司他、利拉鲁肽、二甲双胍等药物辅助治疗。
2. 心血管疾病: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缺乏运动时,心脏的泵血功能会逐渐减弱,血管弹性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治疗心血管疾病,可使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等药物,同时要改善生活方式,增加运动。
3. 糖尿病: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代谢。不运动的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血糖容易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糖尿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胰岛素等药物控制血糖,同时配合适当运动和饮食控制。
4. 骨质疏松症:运动可以刺激骨骼,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和代谢,增强骨密度。缺乏运动,骨骼得不到足够的刺激,骨量会逐渐流失,导致骨质疏松症。患者容易出现骨折、腰酸背痛等症状。治疗骨质疏松症,可补充钙剂、维生素D,使用阿仑膦酸钠、鲑降钙素、唑来膦酸等药物。
5. 抑郁症:运动能够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改善情绪,缓解压力。长期不运动,心理压力得不到释放,容易引发抑郁症等精神心理问题。治疗抑郁症,可使用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药物,同时结合心理治疗和运动锻炼。
运动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缺乏运动可能会引发多种疾病,如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和抑郁症等。为了预防这些疾病,应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如果已经患有相关疾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遵医嘱合理使用药物。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