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感染艾滋皮肤问题:不发烧也可能出现!
有家健康网 2025-03-29阅读量:6060
感染艾滋病后即便不发烧,也可能出现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尖锐湿疣、口腔毛状白斑、卡波西肉瘤等皮肤问题。
1. 脂溢性皮炎: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受损,皮脂腺分泌功能紊乱,易引发脂溢性皮炎。表现为头皮、面部、胸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出现红斑、油腻性鳞屑,伴有瘙痒。这是艾滋病较常见的皮肤表现之一,在不发烧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
2. 带状疱疹: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艾滋病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被激活。患者皮肤会出现沿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有明显疼痛,即使没有发热症状,也可能发作。
3. 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更易感染HPV。主要表现为生殖器、肛周等部位出现菜花状、乳头状或鸡冠状的赘生物,不伴有发烧也可出现。
4. 口腔毛状白斑:由EB病毒感染所致,多见于艾滋病患者。在舌侧缘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斑块,表面呈毛状,不易擦去。这是艾滋病特异性的口腔黏膜病变,即便体温正常也可能发生。
5. 卡波西肉瘤:是一种与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 - 8)感染相关的血管增殖性疾病。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缺陷,易发生卡波西肉瘤。皮肤损害表现为红色、紫色或蓝色的斑疹、丘疹或结节,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不发烧时也会出现。
针对这些皮肤问题,治疗上,脂溢性皮炎可使用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水杨酸软膏等;带状疱疹可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尖锐湿疣可使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氟尿嘧啶软膏等;口腔毛状白斑可使用更昔洛韦、膦甲酸钠等;卡波西肉瘤的治疗则较为复杂,可能需要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常用药物有长春新碱、博来霉素、多柔比星等。但所有药物使用都需遵医嘱。
感染艾滋病后,即使不发烧,也可能出现多种皮肤问题。这些皮肤表现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还可能提示艾滋病病情的进展。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病变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艾滋病患者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和减少皮肤问题的发生。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