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宝宝消化不良的推拿手法是什么
有家健康网 2025-05-25阅读量:8496
宝宝消化不良可通过推拿手法缓解,常用手法有清胃经、运内八卦、摩腹、揉板门、捏脊五种。
1、清胃经:
胃经位于拇指桡侧缘,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该手法能调和脾胃气机,缓解因乳食积滞引起的腹胀、呕吐。操作时需用拇指指腹轻柔均匀推动,皮肤可涂抹少量爽身粉防摩擦。注意避开指甲边缘,推拿后观察宝宝排便情况。
2、运内八卦:
以内劳宫为圆心,掌心至中指根2/3为半径画圆,顺时针运50-100次。此手法通过刺激掌部反射区促进肠蠕动,适用于食欲不振、嗳气酸腐症状。操作时用拇指指端带动皮肤做环形摩擦,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饭后1小时进行效果更佳。
3、摩腹:
以肚脐为中心,手掌顺时针环形按摩3-5分钟。能直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肠鸣、便秘。操作前搓热双手,力度以腹部肌肉随手掌移动为宜。若触及包块或宝宝哭闹剧烈需立即停止。
4、揉板门:
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用拇指端揉100-200次。该穴位属脾胃反射区,揉动可消食化积,对奶瓣便、口臭有效。操作时固定宝宝腕部,另一手拇指做小幅旋转揉动。皮肤破损或发热时禁用此法。
5、捏脊:
沿脊柱两侧自下而上捏提皮肤3-5遍,后按揉脾俞、胃俞穴各30秒。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调节消化功能,适合长期消化不良患儿。操作时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呈捻转上提动作,力度以皮肤潮红为度。急性腹泻时不宜采用。
推拿宜在餐后1小时进行,每日1-2次,连续3-5天可见效。配合腹部保暖,哺乳期母亲需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人工喂养宝宝可适当稀释奶粉浓度,添加辅食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原则。若推拿后出现呕吐加剧、血便或持续发热,需立即就医排除肠套叠等器质性疾病。平时可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促进肠蠕动,睡眠时保持右侧卧位有助于胃排空。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