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山东省立医院简介概况
有家健康网 2025-03-29阅读量:8819
山东省立医院是一所历史悠久、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以下是对山东省立医院的详细介绍。
历史发展
创办与早期发展
- 创办背景:山东省立医院始建于1897年,最初由德国天主教会创办,称为“万国缔盟博爱恤兵会医院”。
- 名称变迁:医院历经多次更名,包括青岛守备军民政治部铁道部济南医院、同仁会济南医院等,最终在1945年由山东省政府接管,定名为山东省立医院。
现代发展
- 集团化建设:2007年,山东省立医院加挂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的牌子,并成立山东省立医院集团,探索集团化发展。
- 新里程碑:2019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揭牌,标志着医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科室设置
临床科室
- 主要科室:医院设有多个临床科室,包括神经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消化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血液内科、感染性疾病科、肿瘤研究治疗中心等。
- 特色科室:医院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如妇科、产科、内分泌科、心脏大血管外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烧伤科等。
医技科室
医院还设有检验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医技科室,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
医疗设备
主要设备
- 影像设备:医院配备了西门子Verio 3.0T磁共振、640排动态容积CT、宝石CT等高端影像设备。
- 实验室设备:拥有全自动核酸提取前处理系统、超高敏核酸检测系统、HPV致癌易感性检验自动分析系统等先进实验室设备。
创新设备
- 血液标本传输系统:山东省立医院引进了博世通公司开发的医用单样本血液气动传输系统,实现了900米跨区、立体落差、双通道自动切换的血液标本传输,显著提升了血液标本的转运效率。
- 智慧医院设备:医院还部署了智能传输系统和自动分拣机,减少了人工干预环节,提高了检验流程的自动化程度。
医生团队
专家团队
- 领军人物:医院拥有多名国家级和省级医学专家,如赵家军(院长、内分泌科主任)、王荣(肾内科主任)、李洪光(肝胆外科主任)等。
- 专业覆盖:医院各科室均有资深专家,能够处理各种复杂疾病,特别是在心血管、神经、消化、泌尿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团队建设
医院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拥有博士导师、硕士导师多名,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医学人才。
医院荣誉与评价
荣誉与成就
- 国家级荣誉:医院多次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改革创新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
- 科研成就:医院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三年国家自然基金立项超过40项,科研经费连续破亿元大关。
评价与排名
- 全国排名: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山东省立医院连续3年考核等级为A+,列全国第24位。
- 学科排名:内分泌科和重症医学科在全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位列前十,其他多个学科也在全国前20名。
山东省立医院是一所历史悠久、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不仅在多个医学领域具有显著优势,而且在科研、教学和医疗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医院注重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拥有强大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医疗机构。
山东省立医院的历史沿革和重要里程碑
山东省立医院的历史沿革和重要里程碑如下:
历史沿革
- 1897年:由德国天主教会创办“万国缔盟博爱恤兵会医院”,这是医院的雏形。
- 1915年:日本侵占山东后,医院被接管并更名为“青岛守备军民政部铁道部济南医院”。
- 1925年:更名为“同仁会济南医院”。
- 1938年:成立“山东省政府诊疗所”。
- 1939年:更名为“山东省保安司令部后方医院”。
- 1942年:更名为“山东省立医院”。
- 1945年:日本投降后,山东省政府医务所改称“山东省立医院”,并接管日本同仁会济南医院。
- 1948年:济南解放,医院被华东国际和平医院接管,挂“山东省立医院”和“华东国际和平医院”两块牌子。
- 1953年:更名为“山东省立第一医院”。
- 1959年:恢复“山东省立医院”名称。
- 1967年:更名为“山东省人民医院革命委员会”,1978年恢复“山东省人民医院”。
- 1982年:被命名为“山东省红十字会医院”。
- 1984年:正式启用“山东省立医院”名称。
- 2007年:建院110周年之际,挂牌“山东省立医院集团”,探索集团化发展道路。
- 2019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揭牌,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重要里程碑
- 2021年:院史馆被列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成为国内综合性医院首家。
- 2023年: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山东)启用,承担全省医疗应急保障任务。
- 2025年: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暨病房综合楼建设项目(二期)开工,推动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建设。
现状
医院现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指导基层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心院区和东院区开放床位6955张,编制床位4389张,在全国综合类医院排名第16位。
山东省立医院的主要医疗科室和特色专科介绍
山东省立医院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拥有多个重点科室和特色专科,具体介绍如下:
主要医疗科室
- 临床科室
医院设有神经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感染性疾病科、肿瘤研究治疗中心、神经外科、胸外科、心外科、血管外科、骨科、手足外科、普外科、烧伤整形外科、泌尿外科、妇科、产科、儿内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科等。
其中,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包括:- 疼痛科(全国排名第3)
- 内分泌科(全国排名第6)
- 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耳鼻喉科、妇科、产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烧伤科
- 医技科室
涵盖超声诊疗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检验科、高压氧科等,配备3.0T磁共振、640排CT等先进设备。
特色专科及优势技术
疼痛科
国内最早开展疼痛诊疗的科室之一,擅长神经病理性疼痛、脊柱源性疼痛、癌痛等治疗,技术涵盖神经阻滞、针刀松解等。内分泌科
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领域处于省内领先地位,拥有糖尿病网络化管理系统和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重症医学科
连续多年省内综合实力第一,擅长脓毒症、重症胰腺炎等危重症救治,远程医疗技术覆盖全省。妇产科与生殖医学
- 妇科:擅长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复杂疾病诊疗。
- 产科:高危妊娠管理、胎儿医学技术先进。
- 生殖医学中心:开展辅助生殖技术、不孕症诊疗,成功率居国内前列。
心血管外科
心脏手术量及难度居山东省首位,涵盖先心病、瓣膜置换、主动脉外科等领域。烧伤整形外科
成功救治多例罕见复杂烧伤病例,整形修复技术先进。其他优势科室
- 神经外科:脑肿瘤、脑血管病手术技术领先。
- 耳鼻喉科:在耳科、鼻科、头颈肿瘤等领域具有权威地位。
- 儿科:涵盖小儿心脏、血液、神经等亚专科,综合救治能力强。
医疗成就
医院在复杂病例救治方面成绩显著,如世界首例双手十指离断再植手术、罕见胸腹连体儿救治等。同时,设有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医学研究中心,推动技术创新。
如需预约,可通过官网、电话或微信小程序查询7天内号源。
山东省立医院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成果
山东省立医院在科研能力和学术成果方面表现突出,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科研平台与创新体系
医院构建了“一院一园二室三站”科研平台体系,包括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院、科教园区、重点实验室等,科研设备总值超2200万元,具备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综合性研究能力。作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院深度融合科教资源,推动科研创新体系完善,近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200项,2024年单年获批77项,连续多年领跑全省医疗机构科研立项。
二、科研项目与成果转化
- 国家级项目: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近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28项,其中优青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
- 科技成果:近3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奖等国家级奖项多项,授权国家专利322项,成果转化48项,发明专利转化率居全国前列。
- 国际影响力:2024年临床医学检验部团队在《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Advanced Science》等顶级期刊发表肿瘤学研究论文,揭示CRISPR-Cas检测技术及肿瘤代谢机制,获国际同行高度关注。
三、学科建设与学术产出
- 学科实力:拥有18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5个省级重点专科,内分泌科、重症医学科等学科位列全国前茅。
- 论文发表:近3年SCI收录论文近2000篇,2019年单年第一作者单位论文638篇,居全国医疗机构第23位。2024年中心院区科研论文持续增长,多篇成果发表于高影响力期刊。
四、科研管理与人才支撑
医院设立专项科研基金,近5年获国家级、省级科技奖励30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同时,通过“医教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近5年输送博硕士及住培医师3400余人,150余人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为科研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综上,山东省立医院通过平台建设、项目攻关、成果转化及人才引育,形成了“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产业转化”全链条创新能力,科研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