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结合热点:疫情期间失眠,这些安眠药或许能缓解
有家健康网 2025-03-29阅读量:7174
疫情期间,多种因素易导致失眠,可缓解的安眠药有艾司唑仑、佐匹克隆、阿普唑仑等。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生活规律改变、环境变化、身体不适、过度关注疫情信息等都可能是失眠诱因。
1. 心理压力:疫情的不确定性、对感染的担忧、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等,会使人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干扰大脑的正常神经调节,导致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等失眠症状。
2. 生活规律改变:疫情期间,很多人居家办公或学习,生活节奏被打乱,如晚睡晚起、缺乏运动等。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会影响生物钟的正常运转,使得人体的睡眠 - 觉醒节律失调,进而引发失眠。
3. 环境变化:为了防控疫情,可能需要改变居住环境,如集中隔离等。陌生的环境会让人产生不安全感,环境中的噪音、光线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
4. 身体不适: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身体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头痛、肌肉紧张、消化不良等。这些身体上的不适会影响睡眠,使人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5. 过度关注疫情信息:部分人过度关注疫情相关信息,尤其是负面信息,会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导致精神持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从而影响睡眠。
6. 艾司唑仑: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等作用。它可以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7. 佐匹克隆:是一种新型的非苯二氮䓬类催眠药,作用于苯二氮䓬受体,但结合方式不同于苯二氮䓬类药物。它起效较快,能有效改善入睡困难,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8. 阿普唑仑:同样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除了有镇静催眠作用外,还具有抗抑郁的效果。对于因疫情导致的焦虑、抑郁情绪伴发的失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疫情期间失眠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心理、生活、环境等方面。艾司唑仑、佐匹克隆、阿普唑仑等安眠药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失眠症状,但使用安眠药必须遵医嘱。若失眠问题严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或呼吸睡眠中心就诊,以获得更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