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要注意,出现这4种情况,可能你暗示血管堵塞了!

血管就如同交通枢纽,把血液输送到身体每个部位,为身体器官提供所需要的营养和氧气。但不良的生活习惯可引起血管堵塞或狭窄,血管堵塞严重时会带来一系列症状,需引起人们重视。

血管堵塞有哪些表现?

1、眩晕

大部分血管堵塞的人可出现头部眩晕,由于血管堵塞时大脑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大脑持续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而引起大脑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导致眩晕感。若一直出现头部眩晕需引起人们重视,可通过疏通血管的方法维持正常血液循环,为大脑组织提供所需要的血液,防止发生意外。

2、胸口闷痛和无力

短时间内出现胸口闷痛、呼吸困难以及全身无力感,可能是血管堵塞的症状。心脏是身体最重要的器官,若想要维持正常的泵血和生理功能,必须有足够血液来支撑。当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心脏血管堵塞后,不能及时为心脏提供血液,从而引起胸闷和乏力。

3、手脚冰凉

血管堵塞后重要部位血液循环发生阻碍,所提供的血液不能满足各个部位正常的生命活动,从而引起手脚冰凉。若手脚一直冰凉需警惕血管堵塞,及时通过疏通血管的方法治疗。

4、肢体有麻木感

血管发生堵塞后不能为手脚提供充足血液供应,导致肢体出现不明原因麻木。另外也有可能会引起下肢疼痛。

血管堵塞怎么办?

1。多运动

通过运动能消耗体内多余脂肪,帮助燃烧热量,防止脂肪堆积,而且可疏通血管。根据兴趣爱好来选择合适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和快步走,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2、避免吸烟喝酒

吸烟喝酒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酗酒会对血管和肝脏带来强烈刺激,影响脂肪代谢,导致大量脂肪在体内堆积,从而升高血脂水平,引起血管堵塞或狭窄。另外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利于胆固醇沉积,从而引起血管堵塞。每天保证有2000~2500毫升水分摄入。水可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

温馨提示

控制脂肪摄入,长时间高脂肪食物摄入的话会升高体内脂肪含量,加重血液粘稠度,促进动脉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按时起床,按时入睡,保证有充足睡眠,不能熬夜,以免扰乱身体正常的生物钟。

为你推荐

健康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