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老是吃手不足为奇,那么,如何看待宝宝老是吃手,又该如何处理呢?下面咱们就谈谈。
一、宝宝为什么老是吃手?
宝宝把手指放进嘴里,其实是模仿了哺乳时得到的平静和安心、满足感,对于成长中时而感到无助、渴求安慰感的宝宝来说是“有益心理健康”的。正如很多宝宝在两三岁时开始爱摸耳朵、爱摸妈妈、摸着毛巾被和毛绒玩具入睡,也是类似的道理,为了安抚、平复自己的情绪,宝宝在找熟悉的安全感。
一般吸吮手指多始于3~4月婴儿,7~8月龄达高峰,2岁后逐渐消退。4岁以后吮手指则是行为偏异,一般在孤独、疲倦、沮丧、思睡、饥饿时发生;分离焦虑、疾病时次数也会增加。
二、宝宝到什么时候吃手需要干预?
宝宝如果长期吮吸手指会导致口腔变形,上下牙之间有一个指尖大小的空隙。此外,宝宝不断地吸吮会使两侧面颊部收缩,使牙齿排列形成弓状变窄,上前牙前突,同时由于手指的牵引,还可能引起下颌前突畸形。
到什么时候需要干预呢?一般来讲孩子到了3~4岁还吸吮手指,则是一种倒退的行为表现,需要干预。在这背后往往隐藏着许多潜在原因,比如孩子的身体问题,孩子体内缺少微量元素,如锌、铁等;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孩子心理不健康,表现为压抑、焦虑、强制、逆反等;孩子感觉无聊时也会吃手指;孩子的好奇心也会促使养成吃手的嗜好。
三、宝宝老是吃手怎么办?
宝宝老是吃手不能粗暴的干预,比如手指上涂黄连水,言语激烈的呵斥宝宝,这样的方式往往适得其反。建议注意以下几方面:
1、给孩子做个全身体检,看看是不是身体方面的不适,是否缺乏维生素等。
2、看看孩子是不是长牙了,如果长牙了,孩子的口腔会不舒服,会有吃手的行为。
3、转移宝宝注意力。父母可以积极引导宝宝做一些需要双手并用的游戏,让宝宝一边锻炼双手一边忙得忘乎所以,就想不起来吃手了。
4、给宝宝更多的发展方向。2-4岁的宝宝们智力和语言发育突飞猛进,这时如果能多开发一些高阶的活动,可以以此为契机替代宝宝的惯性基础行为,帮助宝宝们进行情绪上的自我调节。语言发展在这个阶段最为重要,也是最终代替吸手指行为的根本之一。宝宝学会了更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问题,同时能得到家长的有效回应,是最能舒缓宝宝紧张情绪的。
5、有进步时及时鼓励。当宝宝没有吸手指时,应及时称赞表扬。父母可以尽情地打开脑洞,用一些有创意的方式表扬宝宝,比如:“你的姿势好像警察叔叔啊,不咬手指看起来特别帅!”让宝宝感到与榜样并肩的力量。
先把猪瘦肉洗净切块,与洗净的人参、红枣、淮山药一同放人砂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转用文火炖至猪肉熟烂,加精盐调味,佐餐食用。...
2023-05-06保健养生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因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逐渐减少,风湿性心肌炎发病明显减少,而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却日益增多。重度的病毒性心肌炎会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发生反复晕厥,甚至猝死。...
2023-05-06心脑血管频道有一天下班后,同事或上司热情地邀请你同赴晚会或共进晚餐,如果你拒绝了,无论你的言辞多么委婉,态度多么诚恳,也会刺伤他的自尊心,令他怏怏不快;如果你不假思索欣然应约,不明其用意和居心,又可能会给你带来蜚......
2023-05-06心理频道智力障碍(MR)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由于有害因素造成胎儿或婴幼儿的大脑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不完全,使智力......
2023-05-06保健养生泡脚是非常好的养生方式,不管男女老少在睡前泡一个脚,不仅会让身体更健康,还会让睡眠质量更棒。泡脚非常简单,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注意的地方就多了,如果泡脚方式不对,很容易受伤,会出现每一位糖尿病患......
2023-05-06糖尿病频道作为起早贪黑的大忙人,我们很高兴看到你已经养成了吃早餐的好习惯,但“吃对了”比“吃了”更重要,因为并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在早上吃。你有没有“误食”过不健康的早餐呢?跟着我们开列一份早餐黑名单吧,然后把它......
2023-05-06女人频道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为冻干粉针剂。我国自2004年开始研制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2014年,我国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上市。该疫苗对于防止伤口感染具有相当好的作用。我们下面一起来......
2023-05-06保健养生...
2023-05-06两性频道胰岛素(Regularinsulin)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能加速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和贮存,并能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控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因而能使血糖降低。此外,本品......
2023-05-06保健养生提到酸碱性,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如硫酸质之类的强酸或者强碱,总认为这些东西是很危险的。事实上,除了这些以外,生活中还有很多与酸碱有关的东西,比如我们最关心的饮食。从营养保健的角度出发,食物的摄取都应该......
2023-05-06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