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三注意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也适合于人的养生活动。长春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裴智梅教授表示,春季是万物勃发的季节,适宜的起居作息、饮食调养对一年的精气神的充足、身体的健康、病痛的减轻都至关重要,是养生的关键季节。

  晚睡早起应注意时段

  裴教授介绍,过了冬季,白天时间延长,夜晚缩短,我们应该顺应这种昼夜的变动规律,适度减少睡眠,增加活动时间。

  人体阳气的生发和闭藏的状态是与睡眠密切相关的,当我们清醒时,阳气行于表、行于外;当我们入睡时,阳气行于内、行于脏。要想使人体的阳气像自然界的阳气一样能够生发,就应减少睡眠时间,睡眠过多易使人体的阳气郁滞体内,不利于“春夏养阳”。虽然春季要“晚睡早起”,但早起也不要早于鸡鸣的时段,即不要在5点前起床;晚睡不要晚于半夜子时,即不要在晚上11点后再睡。否则也会对人体健康不利。

  另外,阳气主动,运动可以产生阳热之气,适度的运动对人体的阳气有长养的作用。运动本身也符合“春者,蠢也,动也”的本意;自然界的各种不同的声色气味均可以入通于人体的五脏,与不同的脏腑存在着不同的入通关系,青绿色是可以入养肝脏的,多看绿色、多运动可以舒肝养肝。

  春季是脑中风高发季节

  “春季披散头发、宽缓衣着也是促进人体阳气生发的一种方法。”裴教授介绍,人体的阳气总是不停地向上、向外发散,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十二经中六条阳经均聚集在头面部,头发和衣着的状态对阳气的生发有一定的影响。要生发人体的阳气就必须使头部以及外周皮肤处于舒缓、放松的状态。虽然“披头散发”总被描述为一种不雅的形象,但其恰恰符合春季养生的要求。尤其是女性,可以避免头发紧束,比如马尾辫、盘头等,不穿紧身衣。

  在春季,精神调摄是所有的养生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环。

  对待小动物应有爱心,对身边的人应多给予、多关爱、少索取等。通过这些行为,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个人心情愉快。与周围人关系和睦者,往往心理健康、心情愉快;与周围人的关系紧张者,心理精神则会抑郁。这是由于春季肝气主令,良好的精神调摄可以促进肝气的生发舒达,对周身气机的调畅有重要的促益作用,从而维持全身气血的正常运行。

  各种不良的情绪在春季均易伤及肝脏,“怒”为肝主的情绪,暴怒最易伤肝,迫使气血上逆,再与阳气生发的季节相合,极易出现肝阳勃发,而导致头晕目眩、急躁易怒,甚至晕厥等。而春季也确实是脑中风的高发季节。

  绿色果蔬可清解虚火

  裴教授提醒,在春季,饮食上应多食一些绿色的蔬菜和水果,以助益肝气的生发。同时,春天阳气上升,很多人会出现火热上扰的征象,绿色的水果、蔬菜还可以清解虚火。

  一般的健康人应以辛味为主,食酸要少些。辛味主发散,酸味主收敛,辛味符合春季之气的生发特性,而酸味不利于肝的疏泄。小黄米、桃子、鸡肉、大葱等分别为谷肉果菜中的辛味食品,生姜、薄荷、大蒜、竹笋、豆芽、韭菜、菠菜、荠菜等亦为辛散之物,为春季的宜食之品。

  另外,此时还应多吃甘甜的食物,不但可使肝气柔和地生发,还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春为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亢,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伤及脾气,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多食甘甜的食物可预防肝木克土而出现脾胃衰弱。甘甜的食物包括五谷中的糯米、黑米、燕麦、大枣,蔬菜中的南瓜、胡萝卜、菜花、莴笋、白菜等。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皮肤过敏等疾病容易在春季高发,多是由于阳气生发太过所致,这些人群应注意饮食方面适度增加酸凉味食物,如乌梅、酸苹果、葡萄、脐橙等,可减少疾病的发生。

为你推荐

健康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