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新生儿两天没拉粑粑,是消化问题还是另有隐情
有家健康网 2025-03-30阅读量:3726
新生儿两天没拉粑粑,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喂养不足、消化功能紊乱、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狭窄等因素导致。
1. 正常生理现象:新生儿尤其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能会出现攒肚现象。攒肚是指宝宝大便规律的改变,一般在满月前后至2个月的一段时间内,宝宝2 - 3天甚至4 - 5天不排大便也无痛苦表现,待到排便时仍为黄色软便,无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这属于正常现象,是因为宝宝消化能力逐渐提高,能对母乳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
2. 喂养不足:如果新生儿摄入的奶量不足,形成的食物残渣就会减少,不足以刺激肠道蠕动引起排便。比如母乳喂养时,妈妈乳汁分泌不足,或者配方奶喂养时奶量调配过少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宝宝喂养不足,进而出现排便间隔延长的现象。
3. 消化功能紊乱: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肠道菌群也不稳定。如果腹部着凉、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或者更换奶粉等,都可能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胃肠蠕动减慢,从而出现便秘症状,表现为两天没拉粑粑。可以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功能,但需遵医嘱使用。
4. 先天性巨结肠:这是一种先天性肠道畸形,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在近端结肠,使该肠段肥厚、扩张。患儿会出现顽固型便秘,出生后胎便排出延迟,以后逐渐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对于先天性巨结肠,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5. 肛门狭窄:肛门狭窄是指肛门和肛管直径变小,导致排便困难。新生儿可能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肛门狭窄,表现为排便费力、大便变细,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等。轻度肛门狭窄可通过扩肛治疗,严重的则需要手术治疗。
新生儿两天没拉粑粑,可能是正常的攒肚现象,也可能与喂养、消化或一些疾病因素有关。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吃奶正常、无腹胀哭闹等不适,可先观察。若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新生儿科就诊,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