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大人长期37度体温,可能引发哪些慢性病
有家健康网 2025-04-02阅读量:2043
大人长期37度体温,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核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肝炎等慢性病。
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长期低热可能是其表现之一,患者还会出现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等症状。治疗方法通常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卡比马唑等,还可进行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
2. 结核病:结核菌感染人体后,会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反应,长期低热是结核病常见症状。常见的有肺结核,患者还会伴有咳嗽、咳痰、咯血、盗汗、乏力等症状。治疗主要依靠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原则。
3. 风湿性关节炎:这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长期低热可能伴随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且疼痛呈游走性。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等,还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风湿药物。
4. 慢性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慢性炎症,病变主要侵犯肾间质和肾盂、肾盏组织。长期低热是其表现之一,患者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以及腰部酸痛等。治疗上需要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同时要注意多饮水、勤排尿。
5. 慢性肝炎:多种致病因素侵害肝脏,造成肝脏功能损害,引起慢性炎症。患者可能出现长期低热,还会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治疗药物有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干扰素等,还有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水飞蓟宾等。
大人长期37度体温可能是多种慢性病的信号,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核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肝炎等。当出现长期低热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