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春分节气详细介绍
有家健康网 2025-04-06阅读量:2974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中分点,具有以下特点:
一、时间与天文特征
公历时间
春分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3月19日至22日之间,具体时间需根据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点)的天文观测确定。
天文现象
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北斗星斗柄指向正东方向。
二、气候与物候特征
气候特点
中国大部分地区(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及华北北部)进入明媚春天,气温回升明显,华北、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升至10℃以上。
江南地区进入春季降水增多期,出现“桃花汛”。
物候现象
燕子迁徙归来,开始筑巢繁殖(三候之一:玄鸟至)。
雨后常伴雷电,民间称“春分惊雷”。
三、文化内涵与习俗
阴阳平衡象征
春分体现阴阳相半的哲学思想,昼夜平分象征自然和谐。
- 传统上认为此时节阴阳之气均衡,万物复苏,故称“仲春之月”。
民俗活动
放风筝:北方地区流行踏青放风筝,南方有吃春菜、立蛋等习俗。
农事意义:标志着春季播种季节的开始,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指导作用。
四、节气演变与意义
春分作为春季中分点,既是天文现象的节点,也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它提醒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追求身心平衡。春分在伊朗、土耳其等国家被作为新年庆祝,历史可追溯至3000年前。
(注:春分日期可能因年份和观测差异略有不同,但核心特征保持稳定。)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