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多发性硬化伴发的葡萄膜炎是什么样的病
有家健康网 2025-04-07阅读量:2343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 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嗜神经病原体(如疱疹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 发病机制:免疫系统错误攻击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脱髓鞘病变),同时可能波及眼部,引发葡萄膜炎。部分患者与遗传因素(如HLA-DR15、HLA-DQ6)相关。
2. 症状表现
- 眼部症状:
- 前葡萄膜炎:眼红、眼痛、畏光、流泪,可见羊脂状角膜后沉着物(KP)或虹膜结节。
- 中间葡萄膜炎:眼前黑影飘动、玻璃体混浊,严重者出现睫状体平坦部雪堤样病变。
- 后葡萄膜炎:视力下降、视网膜血管炎或视网膜炎,可能伴随黄斑水肿。
- 全身症状:肢体无力、麻木、平衡障碍、疲劳等神经系统表现。
3. 诊断方法
- 眼部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
- 神经系统评估:磁共振成像(MRI)检测脑部和脊髓病变。
-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测(如抗核抗体)、脑脊液分析等。
4. 治疗手段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用于快速控制炎症。
-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硫唑嘌呤等,用于长期维持治疗。
- 生物制剂:利妥昔单抗等,针对特定免疫靶点。
- 局部用药:散瞳剂(如阿托品)、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缓解症状。
5. 预后情况
-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改善预后,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损害或复发。
- 中间葡萄膜炎患者经治疗后视力多可恢复至0.5以上,后葡萄膜炎需警惕视网膜血管闭塞等严重并发症。
总结
该疾病需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患者应定期复查,遵循医嘱以控制病情进展。若出现视力下降、眼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多学科联合诊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