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电话咨询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伤寒论83味药

有家健康网 2025-04-16阅读量:1366

《伤寒论》作为中医经典,其83味核心药物构建了经方体系的基石,​​以五味(酸、苦、甘、辛、咸)为纲,通过性味配伍精准调治外感内伤诸症​​。这些药物虽数量有限,却因配伍变化衍生出数百方剂,至今仍是临床效验的标杆。

​1. 五味分类与核心功效​

  • ​酸味药​​如五味子、乌梅,主收敛固涩,针对咳喘、遗精、蛔虫等症;
  • ​苦味药​​分泄热(黄芩、黄连)、破结(大黄、枳实)、燥湿(白术)三类,广泛用于热证、便秘、痰湿;
  • ​甘味药​​以补益为主,如人参补元气、甘草调和诸药,兼渗利(茯苓)与固涩(赤石脂);
  • ​辛味药​​散邪(麻黄)、行气(生姜)、温阳(附子),多用于表证、气滞与寒症;
  • ​咸味药​​软坚(芒硝)活血(水蛭),专攻瘀血、肿块。

​2. 经典药对与临床靶向​

  • ​保护性配伍​​:大枣、甘草常与峻烈药(如甘遂)同用,减轻胃肠刺激;
  • ​症状导向​​:桂枝治“气上冲汗出”,芍药主“急痛”,麻黄针对“无汗而肿”,体现“药证对应”思维;
  • ​剂量差异​​:附子小量(3-5克)温经,大量(15-30克)回阳救逆,需久煎减毒。

​3. 现代应用启示​

  • ​体质辨证​​:如“麻黄体质”者体格粗壮、易水肿,适用麻黄类方;
  • ​拓展适应症​​:芍药甘草汤现代用于肌痉挛、止痛,附子配伍治疗心衰、关节痛;
  • ​禁忌警示​​:甘味药粘腻生痰,糖尿病慎用大枣;苦寒药易伤脾阳,虚寒者忌黄连。

掌握这些药物的性味与配伍规律,不仅能深入理解《伤寒论》方剂逻辑,更能灵活应对复杂病症。临床需遵循“有是证用是药”,结合患者体质调整剂量与配伍,方能发挥经方最大效能。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有家健康网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胃部疾病
健康资讯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胃溃疡胃窦炎胃下垂食管炎
肠道疾病
结肠炎十二指肠炎直肠炎慢性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肠炎肠息肉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症状
口臭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打嗝胃痛胃胀胃酸胃寒烧心胃出血消化不良
就医指南
来院路线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22149号

本站内容仅供咨询参考,不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更不宜作为自行诊断或治疗依据,如果您对自己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疑问,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