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电话咨询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什么意思

有家健康网 2025-03-22阅读量:198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一种糖蛋白激素,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在妊娠诊断、妊娠相关疾病监测、肿瘤诊断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其水平受妊娠阶段、疾病状态等因素影响,检测方法主要有免疫胶体金法、放射免疫测定法等。

1. 定义与来源: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是由α和β二聚体的糖蛋白组成。在受精卵着床后,滋养层细胞开始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随后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并随尿液排出体外。

2. 临床意义 - 妊娠诊断:在早期妊娠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会迅速升高,一般在受精后第7 - 10天左右,就可以通过血液检测到其升高。尿液检测通常在月经推迟后1周左右可以呈阳性。通过动态监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变化,还可以辅助判断妊娠的情况,如是否为正常宫内妊娠、是否存在异位妊娠等。如果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长缓慢或不升反降,可能提示胚胎发育不良或流产;若其水平异常升高,可能与多胎妊娠、葡萄胎等有关。

3. 临床意义 - 妊娠相关疾病监测:对于一些妊娠相关疾病,如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重要的监测指标。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监测其水平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当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至正常;若持续不降或再次升高,则提示可能存在残留病灶或复发。

4. 临床意义 - 肿瘤诊断:除了妊娠相关情况,某些肿瘤也可能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如睾丸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等。因此,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对于这些肿瘤的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 影响因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妊娠阶段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妊娠早期,其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至妊娠8 - 10周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并维持在一定水平。此外,疾病状态如上述提到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肿瘤等会导致其水平异常。一些药物也可能影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检测结果,如促排卵药物等。

6. 检测方法:常见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方法有免疫胶体金法,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常用于尿液妊娠试纸检测,能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适合自我初步检测。放射免疫测定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主要用于血液检测,能精确测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具体数值,常用于临床诊断和病情监测。还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它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等优点,也是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一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糖蛋白激素,其在妊娠诊断、妊娠相关疾病监测以及肿瘤诊断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了解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相关知识,对于早期发现妊娠、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时,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由专业医生对检测结果进行解读和判断。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有家健康网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胃部疾病
健康资讯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胃溃疡胃窦炎胃下垂食管炎
肠道疾病
结肠炎十二指肠炎直肠炎慢性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肠炎肠息肉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症状
口臭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打嗝胃痛胃胀胃酸胃寒烧心胃出血消化不良
就医指南
来院路线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22149号

本站内容仅供咨询参考,不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更不宜作为自行诊断或治疗依据,如果您对自己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疑问,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