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什么是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如何治疗?
有家健康网 2025-03-24阅读量:8785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常见心血管急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症状有胸痛、心悸、呼吸困难、恶心呕吐、乏力等。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1. 症状表现:胸痛是典型症状,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可放射至肩部、手臂、颈部等部位。心悸是患者自觉心跳异常,可伴有心慌感。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气短,活动后加重。恶心呕吐可能因心肌缺血刺激胃肠道所致。乏力使患者感到全身疲倦、无力,活动耐力下降。
2. 一般治疗: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降低心脏负担。同时要持续吸氧,改善心肌缺氧状况。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抗凝药物如肝素、低分子肝素,能抑制凝血因子活性,减少血栓形成。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可降低血脂,稳定斑块。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
4. 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明确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和程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通过导管将支架置入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
5. 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适用于严重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通过取自身血管在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部位搭建旁路,改善心肌供血。
6. 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患者应进行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以提高心脏功能。同时要调整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摄入。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严重心血管疾病,症状多样。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以改善预后。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