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后循环缺血的含义是什么
有家健康网 2025-03-24阅读量:4995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和脑梗死,病因、症状、诊断、治疗、预防等是了解该病症的重要方面。
1. 病因:后循环缺血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穿支小动脉病变等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狭窄、弹性降低,影响血液流动;栓塞可能来自心脏、大动脉等部位的血栓脱落,随血流堵塞后循环血管;穿支小动脉病变可使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此外,颈椎病导致椎动脉受压、血管痉挛等也可能诱发后循环缺血。
2. 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头晕、眩晕、肢体或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行走不稳或跌倒等。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或组合出现,且发作形式多样,有的呈短暂发作后可自行缓解,有的则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
3. 诊断:诊断后循环缺血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相关检查。常用检查方法有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及血管造影(MR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部血管超声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脑部血管的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血管病变及缺血部位。
4. 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方面,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能降低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扩张剂如尼莫地平等,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对于严重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血管支架置入术等。
5. 预防:预防后循环缺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要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定期体检,监测血管健康状况。
后循环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健康有较大影响。了解其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该疾病,降低其危害。患者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