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宝宝脑损伤早筛:掌握早期7个表现,守护孩子健康
有家健康网 2025-03-27阅读量:674
宝宝脑损伤早筛可通过观察其早期表现来实现,常见的表现有喂养困难、异常哭闹、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反射异常、姿势异常、对周围反应差等。
1. 喂养困难:脑损伤的宝宝在吸吮、吞咽等动作上可能存在不协调的情况,导致吃奶时容易呛奶、吐奶,进食量少,体重增长缓慢。这是因为脑部损伤影响了控制吞咽和吸吮的神经功能。
2. 异常哭闹:宝宝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尖锐的哭声,或者哭声微弱、哭声无力。与正常宝宝的哭闹相比,这种哭闹更难安抚,可能是由于脑部损伤引起的不适或疼痛。
3. 运动发育迟缓:正常宝宝在不同的月龄会有相应的运动发育里程碑,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脑损伤的宝宝可能会明显落后于同龄宝宝,比如3个月还不能抬头,6个月还不能翻身等。
4. 肌张力异常: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或降低。肌张力增高时,宝宝的肢体比较僵硬,活动时阻力较大;肌张力降低时,宝宝的肢体则比较松软,像“面条”一样。这是由于脑部对肌肉的控制出现了问题。
5. 反射异常:正常宝宝出生后会有一些原始反射,如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脑损伤的宝宝这些反射可能会出现减弱、消失或持续存在的情况。例如,正常宝宝4 - 6个月时握持反射会逐渐消失,如果宝宝到了这个月龄还持续存在握持反射,就可能提示有脑损伤。
6. 姿势异常:宝宝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姿势,如头后仰、下肢伸直交叉呈剪刀状等。这是因为脑部损伤影响了宝宝的姿势调节能力。
7. 对周围反应差:正常宝宝对周围的声音、光线、人脸等会有一定的反应,如转头、注视等。脑损伤的宝宝可能对这些刺激反应迟钝,眼神呆滞,不追视、不追听。
宝宝脑损伤的早期表现多样,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日常行为和发育情况。一旦发现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的小儿科或新生儿科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最大程度地减少脑损伤对宝宝健康的影响。早期干预对于改善宝宝的预后至关重要。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