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升温怎么预防心脏病发作
有家健康网 2025-05-14阅读量:6969
高温天气下预防心脏病发作的关键在于控制风险因素、调整生活习惯并及时监测身体信号。 高温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血管扩张、血压波动和脱水,从而增加心梗风险。重点措施包括:保持水分、避免高温时段外出、穿着透气衣物、监测血压血糖,以及识别胸痛等预警症状。
科学补水与电解质平衡
高温环境下出汗增多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能引发血液黏稠度增加和心脏供血不足。建议每小时饮用200-300ml水,可适量补充含钾、钠的运动饮料,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刺激血管收缩。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选择无糖电解质饮品。合理规划户外活动时间
每日10:00-16:00紫外线最强且气温最高,应尽量减少外出。若必须外出,选择阴凉路径并佩戴遮阳帽,随身携带便携风扇或降温喷雾。运动时选择清晨或傍晚,强度降低至日常的70%,并每15分钟休息一次。穿戴与环境调节
选择浅色、宽松的棉质或速干衣物,搭配透气鞋袜。室内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避免直吹冷风。若使用空调困难,可定时用凉毛巾擦拭颈部、手腕等血管密集处辅助降温。慢性病管理与紧急预警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早晚监测血压,警惕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较平日波动超过20mmHg的情况。糖尿病患者应增加血糖检测频率,避免因食欲减退导致的低血糖。若出现持续15分钟以上的胸痛、呼吸困难或晕厥前兆,应立即呼叫急救并嚼服300mg阿司匹林(无禁忌症情况下)。饮食与药物调整
减少高盐食品摄入以防血压升高,增加西瓜、黄瓜等富含水分的果蔬。部分降压药(如利尿剂)可能加剧脱水,可咨询医生调整夏季用药方案。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需避免贴身存放,以防高温失效。
特殊人群需强化防护:65岁以上老年人、既往心梗患者及肥胖人群应制定个性化防暑计划,必要时在高温预警日暂缓独居。通过环境适应、行为干预和健康监测的三重防护,可显著降低高温期心脏突发事件风险。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