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降温会不会导致中暑高热
有家健康网 2025-05-15阅读量:1592
降温不当确实可能导致中暑高热,甚至引发热射病等严重后果。 关键在于降温方式是否科学——骤冷会阻断人体正常散热机制,反而加速核心体温飙升,而分阶段温和降温才能有效避免风险。
高温环境下,人体通过汗液蒸发和皮肤血管扩张散热。若突然接触冷水或冷空气,皮肤血管会反射性收缩,热量无法及时排出,体内蓄热反而加剧。例如从40℃环境直接跳入冷水中,可能诱发热射病,表现为体温超过40℃、意识模糊甚至多器官衰竭。大量出汗后仅补充纯水而未补盐,可能引发低钠血症,进一步加重脑水肿和肌肉痉挛。
科学降温需分三步:首先移至阴凉通风处,用25℃左右温水擦拭四肢;待体温降至38℃以下再改用凉水;昏迷者需侧卧保持呼吸通畅并立即就医。需避免三大误区:一是狂饮纯水加重电解质失衡,应选择淡盐水或含电解质饮料;二是使用酒精擦拭或冰敷,可能引发寒战产热反升体温;三是误服退烧药,中暑高热与感染发热机制不同,退烧药会抑制排汗加重病情。
特殊人群更需警惕:老年人因体温调节功能退化,即使居家也可能因空调使用不当或高湿度环境中暑;婴幼儿汗腺发育不全,过度包裹易引发“捂热综合征”;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骤冷可能诱发心血管意外。建议高温天避免10-16点外出,室内保持通风,穿戴透气衣物,并定时监测体弱者的体温和 hydration 状态。
记住:中暑高热是生死攸关的急症。发现体温持续超过39℃、无汗且意识模糊时,应在科学降温的同时立即呼叫急救。预防胜于救治,循序渐进降温才是保护体温调节系统的关键。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