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电话咨询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理解颅内压增高三主征,感受患者痛苦与希望!

有家健康网 2025-03-28阅读量:9377

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包括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此外还会对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等产生影响,治疗上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

1. 头痛: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颅内压力升高会刺激颅内的痛觉敏感结构,如脑膜、血管和神经等,引发头痛。头痛通常为持续性,且在早晨或晚间加重,咳嗽、用力排便等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的动作会使头痛加剧。

2. 呕吐:多在头痛剧烈时出现,呈喷射性。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刺激了延髓的呕吐中枢,引发呕吐反射。呕吐与进食无关,且不伴有恶心等前驱症状。

3. 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之一。由于颅内压力升高,导致眼内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视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不清、生理凹陷消失等表现。长期的视乳头水肿会导致视神经萎缩,严重影响视力。

4. 意识障碍:随着颅内压的持续升高,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影响了大脑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功能,导致大脑皮质功能受损。

5. 生命体征变化:颅内压急剧增高时,可出现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慢等生命体征的改变,即库欣反应。这是机体为了保证大脑的血液供应而产生的一种代偿机制。

6.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等。甘露醇可以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内的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呋塞米是一种利尿剂,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少血容量,进而降低颅内压。甘油果糖可以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脱水,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使用药物治疗时需遵医嘱。

7. 手术治疗:对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血肿等,手术切除病变是降低颅内压的根本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脑室穿刺引流等手术方式,将脑脊液引出体外,降低颅内压力。

颅内压增高三主征是判断颅内压是否升高的重要依据,了解这些主征以及相关的影响和治疗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颅内压增高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因这些症状承受巨大的痛苦,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如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为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有家健康网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胃部疾病
健康资讯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胃溃疡胃窦炎胃下垂食管炎
肠道疾病
结肠炎十二指肠炎直肠炎慢性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肠炎肠息肉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症状
口臭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打嗝胃痛胃胀胃酸胃寒烧心胃出血消化不良
就医指南
来院路线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22149号

本站内容仅供咨询参考,不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更不宜作为自行诊断或治疗依据,如果您对自己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疑问,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