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最新研究:中医穴位按摩缓解哺乳期口腔溃疡
有家健康网 2025-03-29阅读量:1120
哺乳期口腔溃疡会给产妇带来疼痛与不适,最新研究发现中医穴位按摩可缓解该症状,涉及的穴位有地仓穴、廉泉穴、承浆穴、合谷穴、内庭穴等。
1. 地仓穴:地仓穴位于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按摩此穴位能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调节口腔周围的气血运行,对于改善口腔溃疡引起的局部气血不畅有一定作用,帮助减轻疼痛和炎症。
2. 廉泉穴:廉泉穴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刺激廉泉穴可起到利喉舒舌、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口腔溃疡引发的咽喉不适、舌部疼痛等症状有缓解效果,还能促进唾液分泌,滋润口腔。
3. 承浆穴:承浆穴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按摩承浆穴可调节口腔内分泌,增强口腔的自我修复能力,有助于口腔溃疡面的愈合,同时对缓解唇部的疼痛也有帮助。
4. 合谷穴:合谷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它是常用的保健穴位,具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按摩合谷穴可以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于口腔溃疡的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 内庭穴:内庭穴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按摩此穴位可清胃泻火,对于因胃火旺盛导致的哺乳期口腔溃疡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从根本上改善口腔溃疡的病因。
哺乳期口腔溃疡会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而中医穴位按摩为缓解这一症状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按摩地仓穴、廉泉穴、承浆穴、合谷穴、内庭穴等穴位,可调节气血运行、促进口腔溃疡愈合、减轻疼痛等。不过,穴位按摩需长期坚持且手法要正确,若口腔溃疡症状严重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